一、Requests库的7个主要方法

方法 说明
requests.request() 构造一个请求,支撑一下各方法的基础方法
requests.get() 获取HTML网页的主要方法,对应于HTTP的GET
requests.head() 获取HTML网页头信息的方法,对应于HTTP的HEAD
requests.post() 向HTML网页提交POST请求的方法,对应于HTTP的POST
requests.put() 向HTML网页提交PUT请求的方法,对应于HTTP的PUT
requests.pathch() 向HTML网页提交局部修改请求,对应于HTTP的PATCH
requests.delete() 向HTML页面提交删除请求,对应于HTTP的DELETE
1.requests.get

r = requests.get(url)

  • 返回一个包含服务器资源的Response对象包含爬虫返回的全部内容(内容被封装,返回的是地址信息)
  • 构造一个向服务器请求资源的Request对象

requests.get(url,params=None,**kwargs)

  • url:拟获取网页的url链接
  • params:url中的额外参数,字典或字节流格式,可选
  • **kwargs:12个控制访问的参数

在上周的Python科学计算课上,老师讲到了Python序列的浅拷贝以及深拷贝方面的知识,个人觉得说得比较言简意赅了,对于我这个刚入Python的新手来说,也基本可以避免今后变量的赋值使用错乱的问题。

这里我们简单的将Python中的标准数据类型分为两类:

  • 不可变数据类型:int、float、string、boolean
  • 可变(组合)数据类型:列表(list)、字典(dict)、集合(set)

先举几个例子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a = 1 # a为上述定义的不可变数据类型
b = a
print('b={}'.format(b)) # b = 1
--------
b = 2
print('a = {},b = {}'.format(a,b)) # a = 1,b = 2

========

c = [1,2,3] # b为上述定义的组合数据类型
d = c
print('c = {},d = {}'.format(c,d)) # c = [1, 2, 3],d = [1, 2, 3]
d.append(4)
print('c = {},d = {}'.format(c,d)) # c = [1, 2, 3, 4],d = [1, 2, 3, 4]

从上述的例子当中看出,在不可变数据类型中,所定义的变量的值在后来改变(这里是b),并不会引起原来赋给它值的那个量的改变(这里是a);而在组合数据类型中就发生了改变,我们只是将d的值进行了改变,并没有直接改变c的值,最后c的值却也发生了变化。